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澎湖石滬概況與社區關係by 林宏仲

     澎湖的第一口石滬究竟建於何時何地,因年代久遠已不可考。有關石滬的記載,最早出現於1720年台灣縣志中:澎湖徵雜稅大滬二口、小滬二十口,爾後亦未朏過學術性的研究報告。本次石滬普查結果顯示全縣石滬總收應在574口以上。石滬大小不一,通常在三百公尺以上者稱“大滬”,三百公尺以下者稱“小滬”。石滬的類型雖有不同,除弧形石堤外,基本上都有一個集魚的「滬房」及導魚的「伸腳」,滬房的水位較深,兩側的伸腳則根據魚的游動慣性而設計成「捲尾」的造型,魚兒進的來,卻出不去。通常一口石滬的建造需耗時多年,在那個生活艱苦的年代,沒有吊車,沒有機動載具,填滬全靠人的雙手,石材的搬運或靠車或靠搖的舢筏載運,作業的辛苦,現代人很難以想像。
澎湖石滬的數目,以白沙鄉為最;石滬的密度,以北海居首。近年來,由於過漁亂象惡性循環,漁源枯枯竭漁獲不振,許多石滬均已成半廢狀態,甚至任其傾圮,夷為海中的亂石,再加上捨螺人,摃生蚶的翻翻倒倒,修堤築港航道的「幫助」,民們海洋智慧的結晶,澎湖人海洋文化的遺產,看來已難逃其吉少凶多,日暮途窮的命運。目前因應之逆,似乎應從觀光教育入手,將這股濃濃的鄉土特色,轉化為休閒漁業的主流,注入海洋生態教室的新血液,並賦滬主漁業經營權,期望夕陽下的石滬漁業,能再創璀璨的第二春。
  (吉貝嶼海域擁有澎湖數量最多的石滬群)
  由於石滬建造的人力、組成方式,各社區不盡相同,導致後來石滬的所有權、巡滬捉魚的規則也有差異。例如:澎南地區五德里的石滬是屬於社區公廟的財產,每年輪替的執事人員有巡滬的權利,也有慶祝神旦的義務。
石滬與澎湖社區的關係,大致可歸納成三方面:
1.互助與分享:石滬代表著社區血緣組織與地緣組織的一種結合,大家在這當中學會互助與分享。
2.早期社區地位的一種象徵:早年漁獲經濟價值低,石滬通常是既無田產又無帆船可運貨者,才會閒來無事跑到海邊填石滬;後來交通環境改變,魚價好轉,擁有石滬便等於擁有財富。
3.與廟宇的關係:廟宇在漁村社區中是漁民尋求心靈慰藉的場所,維持廟內的香火鼎盛是漁村社區一項重要的工作。以吉貝嶼為例,石滬的漁獲收入,便成為廟裡香火錢的部分來源。
由此可看出,澎湖的石滬不論在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都與社區具有多層面的互動關係。


參考文獻
數位典藏-澎湖的石滬形式與文化:http://www.daweir.npu.edu.tw/news.php
沿著菊島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