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2014 03 28澎湖石滬建造方式(王嬿淳059)


石材大多就地取材,在岸邊搬運或斧頭打石,斧頭係代表人出資或由公司購買。基地附近若不夠石材,則用舢舨載運或用廢棄舊棺材板杉木捆成木筏,從它地裝運石材。修建石滬需質量較重的石塊,以玄武岩為優選,或以團塊狀微孔珊瑚白化或的遺骸來建造,其它質量輕、片狀或枝狀的珊瑚只能填補空隙用。填造石滬的石頭有上百斤重,除奠基或下層的石頭能藉用海水的浮力,能靠個人搬運,其餘常常使用網繩,許多人分工合力才能加以吊到滬堤上。

施工時段為農曆四至五月最為適合,此時東北季風已近尾聲,颱風也不多,潮間帶作業較為穩定。
工法使用「亂石砌」,為保持堤內外海水的自然交流,堆疊時不能使用石灰等凝固劑,又要牢靠,只能取決於施作者的經驗來完成。一開始石頭不能平放的堆疊上去,要採以站姿嵌砌在下層的兩塊石塊中間;同一層的石塊則盡量犬牙交錯,做出凹突互出的效果;如果石頭的長度能壓住下層兩塊的石塊更好;在堆疊過程中,大的縫隙以硓古石或玄武岩小石填補、塞緊再往上疊,而硓古珊瑚石灰岩具有碳酸鈣,遇酸雨分解成碳酸氫鈣流至岩縫內,還原時具有固結玄武岩的作用;最後滬堤須逐層向內縮減,到最上第二層時,須使用「反嘴」,即嵌砌的石塊斜度要加大3545度,以便最上層的「面」能以大於45度角插至石縫中,增加滬堤的密實度與方便行走。反嘴和面做得好的滬堤,有左右兩側向中間相互推擠的作用力,才能有效阻檔海浪的衝擊。每口石滬須配合當地的環境來修建,海域的地形、底質、海水的流向、風浪的大小等,依據這些來調整石滬的位置、構造、開口的方向、堤滬的寬窄、高低等。滬堤的坡度,減低海浪的衝擊;左右兩側的伸腳弧度,降低魚群入滬後轉向游出滬堤外的機率,就靠建滬人的觀察與經驗。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E%8E%E6%B9%96%E7%9F%B3%E6%BB%AC澎湖石滬 維基百科




2014 03 28石滬的捕魚方式(王嬿淳059)

    石滬完成之後,股東們以抽籤的方式,來排定以後這一年輪享巡滬捕魚權的順序,擁有巡滬權的股東稱為當天的「滬主」。股東捕魚的交接,則以日為單位,每天都從0時起到24時止的捕魚權都屬於同一位滬主。海水每天都有兩個漲退的週期,所以每天的滬主原則上都有兩次的巡滬權。
    滬主的捕魚權具有排他性的,其他的人都必須給予尊重,要不要請人手去幫忙,也完全由滬主決定。每一位股東都可以分配到一個專用滬牙的石滬,則在丁香漁季裡允許所有的股東一起去撈捕丁香魚;但是每一個人都只能在自己的滬牙上撈捕丁香,當天入滬的其他大魚還是屬於滬主的專利。

    到石滬去捕魚一般都稱為「巡滬」,因為要先巡視或偵察到魚蹤,再下海去捕撈。有岸仔的石滬,常常在岸仔缺口附近的滬堤上,留一道和人身等寬的凹槽,以便滬主俯臥下來觀測,等到魚群游集到岸仔內的水域時,立刻用網攔住出入口,再下水去撈捕。距離海岸比較遠的石滬,則常會先派人去窺探魚汛,再以「旗號」通知等在岸邊的同伴,下海來圍捕。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2014 03 27澎湖七美---全世界最浪漫的捕魚方式 七美雙心石滬 by 林宏仲 1099407040

  • 1937年顏恭先生在七美打造這座石滬的時候,或許心中盤算的是可以在冬季增加多少魚貨維持家庭開銷,萬萬沒料到幾十年後的雙心石滬,會成為廣告業者取景、政府觀光形象行銷以及無數戀人來到岸上許下諾言的熱門景點。

  • 雙心石滬又稱頂隙滬,因為就位在七美頂隙的位置,建造這個石滬的老師傅也是吉貝人,吉貝號稱澎湖石滬的故鄉,整個澎湖700座石滬裡頭,吉貝一個村就佔了88座。七美雙心石滬之所以能名聲響亮,在於它的造型美麗浪漫,也在於它的保存完整,因為澎湖大多的石滬不是頹倒就是已經棄置,只有雙心石滬每年都會有維修工程在進行。
  • 石滬就是捕魚的陷阱,利用滬牆的高度,漲潮時魚兒入滬,退潮時海水比滬牆低,魚群就被困在滬內,石滬擁有者就可以到滬房內去灑網抓魚。一個石滬通常要數年的時間且集合數個家庭共同完成,所以大部分的石滬都是是私產也是數人共有的,所以巡滬的時間是由這些石滬擁有者彼此協調分配。對於冬季無法出海捕魚的日子來說,石滬是許多澎湖漁民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只是隨著澎湖海洋資源枯竭,現在石滬大多不具備捕魚的功能。
  • 堆砌石滬需要很高的技術,因為石頭都是用堆的而不是用水泥膠著,所以工法不對的話,海浪一來就會沖毀石滬,現在澎湖會修石滬的人很少很少了,七美的雙心石滬每年都會看到外滬有坍壞的狀況,站長開始擔心它的保存跟維修問題了。
  • 來到七美,前來雙心石滬,在美麗的雙心造型下許下誓言,讓戀人們的愛情更堅貞。
七美雙心石滬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2014 03 21石滬的建造方式(王嬿淳059)



石材大多就地取材,在岸邊搬運或斧頭打石,斧頭係代表人出資或由公司購買。基地附近若不夠石材,則用舢舨載運或用廢棄舊棺材板杉木捆成木筏,從它地裝運石材。修建石滬需質量較重的石塊,以玄武岩為優選,或以團塊狀微孔珊瑚白化或的遺骸來建造,其它質量輕、片狀或枝狀的珊瑚只能填補空隙用。填造石滬的石頭有上百斤重,除奠基或下層的石頭能藉用海水的浮力,能靠個人搬運,其餘常常使用網繩,許多人分工合力才能加以吊到滬堤上。施工時段為農曆四至五月最為適合,此時東北季風已近尾聲,颱風也不多,潮間帶作業較為穩定。

工法使用「亂石砌」,為保持堤內外海水的自然交流,堆疊時不能使用石灰等凝固劑,又要牢靠,只能取決於施作者的經驗來完成。一開始石頭不能平放的堆疊上去,要採以站姿嵌砌在下層的兩塊石塊中間;同一層的石塊則盡量犬牙交錯,做出凹突互出的效果;如果石頭的長度能壓住下層兩塊的石塊更好;在堆疊過程中,大的縫隙以硓古石或玄武岩小石填補、塞緊再往上疊,而硓古珊瑚石灰岩具有碳酸鈣,遇酸雨分解成碳酸氫鈣流至岩縫內,還原時具有固結玄武岩的作用;最後滬堤須逐層向內縮減,到最上第二層時,須使用「反嘴」,即嵌砌的石塊斜度要加大3545度,以便最上層的「面」能以大於45度角插至石縫中,增加滬堤的密實度與方便行走。反嘴和面做得好的滬堤,有左右兩側向中間相互推擠的作用力,才能有效阻檔海浪的衝擊。每口石滬須配合當地的環境來修建,海域的地形、底質、海水的流向、風浪的大小等,依據這些來調整石滬的位置、構造、開口的方向、堤滬的寬窄、高低等。滬堤的坡度,減低海浪的衝擊;左右兩側的伸腳弧度,降低魚群入滬後轉向游出滬堤外的機率,就靠建滬人的觀察與經驗。




2014.03.21 澎湖石滬概述 ( 楊孟錕 1099416056 )

澎湖石滬概述
一、澎湖石滬的源起
我國古代漁法據『詩經』記載,當時有網、釣、罟、罭、汕、笱、罶、罩、潛、梁等許多種捕撈技藝。漢代已形成了箔旋類的定置漁具,到了東晉,漁民在松江口創造了一種用「瀘」捕魚的方法,即列竹柵於海邊,利用潮水漲落以攔捕魚類,這種漁法在上海稱為「滬」。唐代長江下游,「滬」是主要的捕魚工具之一。以後「滬」向其他地區發展,方式名稱又有了改變,例如捕捉螃蟹的稱為「蟹籪」,捕捉魚類的稱為「魚籪」…等。明朝初年,朝廷曾下令「片帆寸板不許下海」。清朝以後,嘉靖三十年後倭患起,海禁更嚴。明清兩朝還曾實行遷海,外海島嶼更劃為禁地,「要蕩平房屋,必使島無一人」,否則「殺死勿論」。因此澎湖首座石滬建於何時何處,因年代久遠文獻闕如已不可考。 澎湖石滬的最早記載,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高拱乾纂的台灣府志賦役:「澎湖有…大滬2口、小滬20口…納雜稅」;雍正六年(西元1728)的清查則增加小滬34口、雍正八年(西元1730)又增加小滬半口(文獻中未交待何謂半口),雍正十一年(西元1733)再增加小滬18口;到了乾隆六年(西元1741)時,澎湖有大滬2口、小滬72口半、乾隆二十九年(西元1764)澎湖志略載:「澎湖大滬2口、小滬73口半」;光緒十九年(西元1893)林豪編著澎湖廳志:「澎湖有大滬2口、小滬76口半」。另據澎湖廳志風俗篇記載:「滬用石碎圍,築海坪之中,水滿魚藏其內,水汐則捕之。滬者,於海坪潮漲所及處,周圍築石岸,高一、二尺,留缺為門,兩旁豎木柱、掛小網柱上,截塞岸門。潮漲淹沒滬岸,魚蛤隨漲入滬。潮退水由滬門出,魚蛤為網所阻。寬者為大滬,狹者為小滬」。由於石滬的建造曠日費時且耗費人力,因此由以上文獻推估,澎湖石滬的建造應更早於西元1696年,迄今已超過300餘年。
top
二、澎湖石滬的種類
澎湖的石滬因為地形、方向、潮流等因素的不同,其形狀也不盡相同,但主要可分成三種類型,分別為弧形石滬、單滬房石滬與雙滬房石滬。
1.「弧形石滬」:古稱「淺坪滬」,乃指沒有滬房的石滬,因其外形如弧,又稱為「畚箕滬」或「圓籠仔圈」,通常建於淺水區且大多離高潮線較近,所以吉貝人又稱之為「高滬」。
2.「單滬房石滬」:指的是有一個滬房的石滬,通常建於水位較深的地區,因而也有人稱之為「深滬」。
3.「雙滬房石滬」:則為有兩個滬房的石滬,又稱「雙聯滬」,吉貝、牛心灣及七美的雙滬房石滬於構造上又有所不同,有些滬房是一前一後,有些則是一左一右。依本研究團隊的調查,澎湖的石滬型態以弧形石滬所佔比例最高(約佔49%),其次為單滬房石滬(約佔32%),雙滬房石滬最少(僅有3%);尚有16%的石滬,因過度的毀損僅剩遺跡,已無法辨識其原來的型態。
*
*
*

*
澎湖石滬的數量

澎湖石滬的數量,由清康熙時期的22口,到清末時期漸次發展為78.5口,日據大正六年(西元1917),澎湖水產會調查澎湖石滬合計有314口,昭和十三年(西元1938)的石滬漁業權登記則有284件。台灣光復後,西元1950年政府核發的石滬漁業權執照有149件;1957年澎湖登記的石滬有192口。為何光復後石滬數量反而減少?可能與持有人怠於辦理石滬漁業權登記或是機械動力船舶發展,改採經濟捕撈有關。
近年來,澎湖石滬的數量則以洪國雄老師於1999年完成的調查較為精確,全澎湖縣的石滬共計有558口,如果再加上漏查補登的石滬16口,其總數應在574口以上。本計畫團隊於2005~2006年間,對於部分地區的石滬又進行了一次清查,發現遺漏及新建的石滬又增加了13口,總計澎湖石滬數量的紀錄可推進至587口;2008~2009年則對於剩餘地區的石滬再進行實地調查,結果發現澎湖石滬的數量可推進至592口之多;2011年則是針對吉貝嶼石滬群及七美雙心石滬重新做一滬口普查動作,發現若再加上口述流傳或曾有文書記錄但實際查無遺跡的石滬,澎湖的石滬數量恐怕在600口以上。以澎湖320公里長的海岸線,扣掉港口及水深無法造滬的地區,竟然分佈有將近600口的石滬,其密度與數量,堪稱世界之最,絕對具備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潛力。

澎湖石滬的分佈
澎湖群島在日據時代的紀錄有64座島嶼,但據2004年的最新調查,總計有90個島嶼,其分佈水域最長約60公里、最寬約40公里,水深大抵北淺南深,因此愈往北端的島嶼,潮間帶愈寬廣,其石滬的數量也愈多。以澎湖的一市五鄉而言,北方的白沙鄉,石滬數量最多,尤其吉貝島自古有「石滬故鄉」之稱,據2011年的調查全島共有116口石滬(目前尚可辨識的為102口,加上口述流傳或曾有文書記錄但實際查無遺跡的石滬14),為石滬分佈最多的島嶼。其次為西方的西嶼鄉,再其次才是東方的湖西鄉與中間的馬公市,而位居南方的離島則最少。澎湖石滬的最北端為目斗嶼的3口石滬,最南則是七美島的雙心石滬。由於七美雙心石滬邊有一個極為適合眺望的石崖,因此使雙心石滬因為視覺高點的優勢,而有「地球上最美麗的人文景觀」的封號,進而成為澎湖的觀光意象,被當地形塑成浪漫愛情的象徵。
top
*
2.澎湖石滬群的分佈示意圖-紅點為石滬
五、澎湖石滬的漁獲
澎湖石滬漁獲的種類相當豐富,根據1999年洪國雄先生的田野調查,發現有下列各種魚類:海荷鯨(丁香)、印度小公魚(堯仔)、臭肉塭(臭肉)、里尾砂魺(青鱗)、中華鰆(梳齒,大耳)、巴鰹(花煙)、紅甘?(紅甘、竹午)、銅鏡?(巴攏)、臭肚魚(象耳、羊尾)、鮸魚()、斑都鮭(兵葉仔)、拉洋?、三線雞魚(雞魚)、花身雞魚(邦伍)、四線雞魚(花身仔)、扁鶴魚箴(學仔,或稱圓學)、斑魚箴(水針)、奧奈鑽嘴(垵米)、雙帶鳥尾冬(鳥尾冬)、大鱗鰡(小腦,粗鱗烏仔)、白帶魚(白帶)、六班刺河魨(刺規)、南洋銀漢魚(定鱗)、鰻鯰(沙毛)、青嘴龍占(青嘴仔)、扇魷(柔魚)、甲殼烏賊(墨魚)、玳琩石斑(繪仔)、蘭勃鮀魚(開基)、光鰓雀鯛(厚殼仔)、六線雀鯛(花翎仔、加撥婆)、鯙類(錢鰻)、魟類(魴仔、魴、燕仔)、鯊魚類(沙魚)、海龜類…等多種。
早期漁民著草鞋,攜鐵叉、照魚燈、竹簍、拖網等配備前往巡視石滬、捉魚,而漁獲則會先暫存在魚井中,俟巡滬完畢後,再用扁擔與牛車載運回村。在漁獲盛產的年代,建造良好的石滬往往可以在一個潮汐中捕獲上百斤甚至上千斤的魚。聽石滬的耆老言,當時有「卡魚」的石滬,魚多的幾乎看不到水,整個石滬充滿魚,甚至也曾有鯨魚或鯊魚入滬,徒增現代人許多想像。

六、澎湖石滬的文化意涵
1. 林文鎮老師曾認為澎湖石滬具備有:早期經濟命脈、最早生態工法以及社區總體營造先河等三種價值。
早期經濟命脈:在機械動力船舶尚未發展的年代,澎湖這類資源匱乏的島嶼,沒有石滬等於沒有營生的資具,無法成家也無法立業。當時的石滬與田、厝同樣具備不動產的屬性,可以質借、抵押、買賣,甚至做為遺產分家的標的,也是嫁娶或是論交的衡量基準。這項特性一直到1960年以後,才慢慢改變。以1950年為例,當年澎湖全縣的漁獲,石滬產值就佔了77%,顯見當時石滬漁業的重要性。
2. 最早生態工法:誠如前述,石滬的堆砌並未使用任何人工黏著劑,因此石滬並不會有人工製劑的汙染,且石材表面粗糙並留有間繫,因此成為附生貝殼類(例如石蚵、藤壺)與藻類的生長溫床,並因而增加結構的強度。由於有穩定的食物與孔隙,也變成為仔稚魚成長的最好場所。
3. 社區總體營造先河:由於石滬的建構需要許多人力的整合,因此洪國雄老師曾指出,在石滬的建造與分工方面,可分成選定股東、選定滬位、石材取得、石材載運、施工時段、施工法則、石滬維修、祭拜石滬等八項,這些工作均需要石滬的擁有者共同承擔與分享,因此石滬常與宗族、宮廟、村莊甚或鄰里有密切的關係,並形成一種學習、傳承與自我管理的機制,為當時島嶼文化的一種特徵。

2014.03.21 到底服貿是什麼? ( 楊孟錕1099416056 )

[圖][圖][圖][圖]
                                        服貿協議;原文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2014 03 20石滬基本介紹(王嬿淳059)



石滬漁業是一種在潮間帶上疊砌石堤,以便在退潮時阻斷洄游魚群的退路,把魚兒圍困在石堤內來捕撈的陷阱漁法,只有潮間帶遼闊,風浪強、潮差大,石材取得容易的地方才得以發展。據了解,全世界只有日本琉球群島、台灣,及太平洋的部分珊瑚礁群島等少數地區有石滬漁業,而澎湖則可能是石滬最發達的地方。

參考資料http://www.shihu.org.tw/index.html吉貝石滬文化館

2014 03 20石滬進階介紹(王嬿淳059)

建造石滬就像成立一家公司,必須先募集股東,擬訂合夥的契約,再合力或分段來填造。股東人數多寡完全看石滬的大小及工程的難易而定,其捕魚權則以抽籤的方式,來排定輪流的順序,吉貝人大多在每年的七月底重新抽籤。捕魚權的交接,則以日為單位,每天從0時起到24時止的捕魚權都屬於同一位股東。可以說是澎湖一項最具代表性的產業文化。
參考資料http://www.shihu.org.tw/index.html吉貝石滬文化館

2014.03.21 澎湖石滬概述 ( 楊孟錕 1099416056 )


石滬的起源與傳說
漁滬(fish weirtidal weir)為一種古老的世界性漁獵構造,根據現有文獻的推測,漁滬的出現,最早可能為石器時代。這類的結構在世界各地的淡水與潮間帶區域均有分佈,其技法有許多種,包括使用各種材質建構成不同形狀的構造物,其功能主要在攔截水流並限制魚類的行動。這種構造物的名稱在西北美洲的海濱稱為weirs、其他地區則有fish trapstidal trapskraalsguidesleadspoundsimpoundmentsfish fencesfish ponds及其他許多說法。
目前已知有漁滬文化的地區,包括日本、韓國、台灣、中國大陸、菲律賓、泰國、越南、印尼、柬埔寨、印度、斯里蘭卡、太平洋諸島、夏威夷、澳洲、紐西蘭、英國、非洲,甚至美國、加拿大都有分佈。由漁滬文化分布的跨國際現象看來,這種原始的漁獵技藝與結構,應該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智慧見證,也是珍貴的文化遺產與文化景觀。

二、石滬為漁滬技藝的特殊形式
世界的漁滬其構築材質大多因地制宜,可區分成植物材、石材或人工材質等三大類,而石滬(stone fish weir)為漁滬技藝中較為特殊的一種形式,因為採用天然的石材或珊瑚礁建構,材料間並未使用任何人工黏著劑,僅依素材的形狀斟酌堆砌或小規模修整,故名石滬,在日本稱為石垣或石干見,韓國古時稱為石防簾。通常建構在河海交會口,或海濱潮間帶地區。石滬的建造因為需要抵禦風浪與潮水的變化,因此常堆疊成高約1公尺半或甚至達二公尺以上的圓弧形石牆,並且在末端捲屈成螺旋形,較複雜的則增加一個集魚用的滬房,甚至兩個滬房,並且因應捕魚所需,而發展出滬門、滬梯、滬牙、魚井、狹區…等構造。 由於石滬分佈與發展的地區,與南島語族遷徙的路線有高度的重疊,再加上採捕文化與建造形式非常雷同,因此筆者推測石滬文化很可能為南島語族漁業文化的共同特徵之一,但尚待更多的證據加以支持。*
1.石滬的構造名稱-以澎湖單滬房石滬為例
三、石滬的建構條件
石滬發展的條件,通常有以下幾個要素:
1. 有建構的材料:如石材(例如玄武岩、礫石、卵石)或珊瑚礁等,如此才可做為建造石滬的素材。
2. 有足夠的潮差:如此才可利用漲退潮的原理,吸引魚群進入石滬中而被捕獲。
3. 有強大的風浪:因為天候差與海浪猛,因此魚群較容易趨入石滬內躲避。
4. 有廣大的礁棚:因為珊瑚礁淺棚廣大,使魚即使退潮也因滯留潮間帶而受困於石滬中。此外由於有較為堅硬的珊瑚礁岩底質,因此石滬可以建構在礁岩上,而不容易因為潮水流動或沙質流失而影響基礎。
5. 有迴游性魚類:迴游性魚類因為攝食的需要,會追逐小魚或因採食藻類而進入潮間帶,進而受困於石滬中。數量龐大的洄游性魚類,也是建造石滬的必要條件,如此才有足夠的經濟誘因。
6. 有足夠的人力:早期機械動力不發達的時代,石滬的石材須配合潮汐以人工搬運至適當的位置堆砌,因此需耗費數年甚至十餘年方竟其功,所以人力是建構石滬的必要條件之ㄧ。
7. 有管理的制度:石滬既然集合眾人之力所建,其收成又受潮汐季節變化而更迭,因此獲益的利潤分配與修繕的責任義務,變成一種約定俗成的縝密分工,成為石滬永續利用的必要機制。

2014.03.21 澎湖群島的玄武岩人文景觀 ( 楊孟錕 1099416056 )

「石滬」是珊瑚礁棚漁業文化的特色之一,外國、台灣也有,但以澎湖的密度為最高。

  澎湖群島的近百個島礁退潮總面積共164平方公里,較漲潮總面積的127平方公里擴增了37平方公里。海岸線曲折蜿蜓,潮間淺棚寬廣,傾斜度小,潮差又大,玄武岩與老古等石材極易取得。於是居民多利用天賦優渥的地理條件,發揮長年累積下來的海洋經驗與智慧,鳩集人力,在海田上造滬捕魚。
雙心石滬
石滬
雙心石滬



澎湖石滬總數應在574口以上,大小不一,造型也各有不同,除弧形石堤外,基本上都有一個集魚的「滬房」及導魚的「伸腳」,滬房的水位較深,兩側的伸腳則根據魚的游動慣性而設計成「捲尾」的造型,使魚兒進得來,卻出不去,以便在退潮時撈捕。

  石滬的漁獲是全年性的,但是冬季漁獲通常都比夏季好很多。全縣石滬的分佈以白沙鄉最密集,尤其位於澎湖北端的吉貝嶼附近,更以八十八口石滬,構成一幅海上長堤的獨特景觀而遠近馳名。目前雖然因為漁源枯竭以致不再有昔日一次巡滬捕到上萬千漁獲的盛況,卻已轉型為吉貝嶼生態觀光的重要資產,如果能妥為維護,善加利用,可能是澎湖唯一可以走上世界舞台的一項人文資產。

2014 03 20 服貿強行闖關 誰得利,誰受害? (王嬿淳059)




服貿強行闖關 誰得利,誰受害?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大門一開,台灣對中國開放64項服務業,誰是勝利組?誰又淪為讓利輸家?《天下》重點描繪「贏家組」的機會,以及「危機組」的困境,在最新一輪的兩岸競合中,各行業如何找出自己的「不敗方程式」?
贏家產業1:旅行社
依據協議,對岸旅行社可來台灣營業,但僅限國內旅遊,且限制3家來台;而台灣的旅行服務業沒有限制家數,在經營兩年,沒有違規後,就可以做國際旅遊。
不過,大陸市場大,廣告、通路、人事等費用都很高昂,以廣告來說至少就是5倍成本。此外,大陸還有許多不合規旅行社,與許多擁有幾千萬會員的線上旅行業者,如芒果旅行網、攜程網等,都是台灣不可忽視的非正規競爭者。而且,大陸市場許多規範不清,消費者意識還不成熟,都是不利條件。
贏家產業2:金融業
金融海嘯初期的2008年,銀行業務急凍,在外商銀行擔任副總裁的台灣金融人才James Huang,眼看台灣金融業發展空間有限,轉任IBM服務大陸金融客戶的約聘專案顧問,到北京發展。在中國,像James這樣有多年金融業經驗、又能提供風險管控諮詢服務的人才,早已成了大陸業者挖角的對象。
另一方面,台灣金融業靠著精緻的服務品質,在大陸其實是有很大競爭優勢。未來兩岸金融業務發展的空間很大,現在有人民幣的業務,有外國專業投資人(QFIIRQFII)的額度,也能幫大陸國內專業投資人(QDII)投資到台灣的股市。
贏家產業3:電子商務
這次協議,允許台灣電子商務提供者在福建成立合資企業,股權不超過55%。
根據統計,大陸線上購物市場超過1兆人民幣(約4.9兆台幣),是台灣約4千億市場的12倍。但過去,台灣業者只能望著這塊廣大市場興嘆。
因為大陸對某些台灣網站是屏蔽的,網民連不上台灣網站。而台灣網站要去對岸,也有諸多限制。
這次的協議,幫台資廠商開了一條路。不過,大陸電商這幾年進步幅度大,資本雄厚,很多基礎遙遙領先,先發展的台灣業者不一定有優勢,從資安、產品、客服、價格,樣樣都是硬碰硬的挑戰。
危機產業1:美容美髮業
各地美容美髮公會理事長擔心,實力雄厚的陸資來台開低價連鎖店,大量吸納建教生,街頭巷尾的小型美容美髮店,會應聲倒地。
不過,台灣業者不會輕易棄子。在外商賣過美髮品、連鎖美容美髮體系當過主管,「團隊髮型」的老闆陳志鴻表示,不需要害怕競爭。他最重視的是服務品質,不但每週兩天提供員工2小時訓練課程;為了讓客人覺得舒適,他不用中央空調,而設定22個冷氣口,讓客人都能自己依舒適度調整,光冷氣空調就花了80萬。
不論大陸業者是否大舉來台,都得先站穩腳跟,這已是業界共識。
危機產業2:印刷出版
台灣整體的印刷市場早已供過於求,訂單大幅減少,印刷業早就進入微利時代。未來中國雄厚資本來台,整合印刷業上下游產業鏈,不但可以跟台灣業者競標政府標案,也有可能循開放管理人員來台的漏洞,「變相」引進大陸人力,惡性競爭,衝擊印刷業就業市場。
相較於印刷業的直接衝擊,出版業內部則存在不同聲音。
八旗文化出版社總編輯李延賀,在台灣看到了百花齊放的出版型態,重視異業合作;小型出版社林立,卻保有自己的品牌與出版風格。
然而,更多出版業者憂心忡忡。中國出版集團是整合出版產業鏈,集出版、印刷、書刊發行和零售的「四位一體」企業型態,恐怕會重創台灣的文化生機。
郝明義強調,他們希望政府能修改協議。不論悲觀或樂觀,對於印刷業及出版業而言,未來都將面臨一場艱鉅的考驗。


原文網址: 天下/服貿強行闖關 誰得利,誰受害? | ETtoday政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320/336999.htm#ixzz2wUGhqqMk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