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2014.04.17 巡滬活動/石滬相關魚汛(楊孟錕 1099416056)

巡滬活動*

雙心石滬
澎湖群島特有的「石滬海洋文化」,已成為熱門的漁村體驗活動,石滬彷彿是澎湖先民建置於海上的「八陣圖」,不僅讓魚群陷入其中成為漁民養家活口的來源,至今則成為澎湖群島最美的地標,更是澎湖人最引以為傲的特色。結合觀光資源辦理「巡滬活動」,瞭解石滬生態工法、漁法及石滬文化資產保存等知識,讓「石滬海洋文化」永續發展。以下將介紹石滬的由來與構造,巡滬活動的方式。

石滬的結構
早期先民只有原始的工具可使用,只能在淺水岩礁區堆砌簡單的弧型石堤捕魚,這種石堤都呈半圓形,有如一個畚箕,因此俗稱為「畚箕滬」或「籠仔圈」。約於20世紀之後,由於經驗累積、建滬與捕魚技術漸漸成熟發達,漁民才能到集魚效果比較好的深水區去填造石滬。
一般來說,石滬多設在至少有一端的「滬腳」能和沿岸礁岩相連的海域,以方便漁民來往通行。否則就會在比較適當的一端興建一道和礁岩相接的「腳路」,以方便上下石滬,其他如留一出口的半圓形集魚區稱為「滬房」。此外,石滬還有一種建在岸上的附屬建築,稱為「滬厝仔」。滬厝仔是一道弧形的矮牆,卻可以讓漁民在下海之前先坐下來休息,等待退潮,還頗有擋風禦寒的功能。
何謂巡滬
巡滬圖片
到石滬去捕魚一般都稱為「巡滬」,因為要先巡視或偵察到魚,再下海去捕撈。有岸仔的石滬,常常在岸仔缺口附近的滬堤上,留一道和人身等寬的凹槽,以便滬主俯臥下來觀測,等到魚群集到岸仔內(滬房)的水域時,立刻用網攔住出入口,再下水去撈捕。距離海岸比較遠的石滬,則常會先派人去窺探魚汛,再以「旗號」通知等在岸邊的同伴(俗稱「摔招旗」),下海來圍捕。




相關資訊
吉貝石滬文化館:http://www.shihu.org.tw/
開館時間:4月1日至10月31日(免費開放參觀、每週三休館)。
每日上午09:00~下午16:30
參觀人數:每場限25人。
短片欣賞:每逢整點一場     
服務電話:06-9911487
服務內容:本館是一個民間的地方文化館,也是一個另類博物館,雖然只有約30平方公尺的展示室,影片及圖文所展出的海域空間則約有900公頃的海域面積。藉由展示室中模擬的海底世界及展示品,來搭建引導人們走入石滬現場的橋樑。
特約導覽:預約導覽請提早一天接洽預約【限機關團體,請先預約】


石滬相關魚汛
石滬漁業是一種週年性的漁撈活動,而以海水比較渾濁的秋末到初春為盛漁期,吉貝石滬的主要漁獲除了全年都有的刺規和軟絲仔之外,青嘴、沙毛、鮸、白魚、紅魽、白鱙仔、雞仔魚、象耳和花枝等都會在農曆9月到隔年的1月之間先後湧現。而虎鯊和丁香這兩種全年性的漁獲,也盛產在9月和10月。農曆2月至 8月這幾個月之中常見的漁獲種類相對的減少,主要有青衫、苦鱙仔、煙仔魚、扁學、燕仔魟及水針等。
 1. 青嘴、沙毛

中文名:青嘴龍占俗名:青嘴學名:Lethrinus nebulosus

青嘴和沙毛盛產在8月到10月之間。俗稱青嘴的「青嘴龍占」,主要棲息在沿岸的珊瑚礁、岩礁區外緣或藻床區。常在水深10至15公尺的海域活動,以軟體動物、甲殼類及小魚為食物,在臺灣四周沿海及澎湖海域都很常見。俗稱沙毛的「鰻鯰」,平常大多成群活動,形成像球狀的群體,而被稱為「鯰球」,以底棲生物或有機質為食物。第一背鰭及胸鰭具有硬棘和毒腺,刺到人相當疼痛,嚴重時會有休克現象,必須立刻就醫,是澎湖排行第三的有毒魚種。
 2. 水針、竹鮻、鮸

中文名:斑鱵俗名:補網師、水針學名:Hemiramphus far

農曆8月開始盛產的魚種,還有水針、竹和鮸。「斑鱵」因為嘴巴形如針頭,所以俗稱為水針,喜歡棲息在熱帶海域珊瑚礁區的水層中,以浮游生物為食物。受到驚嚇或是逃避敵害時,常有躍出水面的動作;是生魚片、握壽司或烤魚等日本料理的上等食材。

俗稱竹鮻的「黃金金鮻魚」,盛產期在8月到11月之間,在熱帶及溫帶海域都有分佈。游泳能力很強,喜歡成群洄游,以礁區的魚類為食物。竹鮻魚群具有攻擊性,潛水相遇時,最好是迴避開牠。

俗稱鮸的「日本銀身」,屬於石首魚科,耳石很大,和附帶的支線很發達,在交配季節會發出聲響。喜歡棲息在渾濁的泥沙底,曾是早年吉貝石滬很大宗的漁獲,盛產期在8月到11月。俗話常說「有錢吃鮸,無錢免吃」,是高單價的魚類。
 3. 虎鯊、丁香

中文名:鼬鮫俗名:虎鯊學名:Galeocerdo cuvier

農曆9月至10月登場的主要魚種有虎鯊和丁香魚,這兩種魚在其他月份也有,卻沒有9月、10月的產量多。「鼬鮫」因為身上斑紋猶如虎紋,而被稱為虎鯊;又因為被捕獲時肚子裡常常有海鳥的屍首,而俗稱為鳥鯊;喜歡棲息在沿岸、近海的珊瑚礁環或潟湖區。虎鯊常會漂浮在海面上,露出背部讓海鳥停下來休息,再把尾巴緩緩沉入水中,使整條魚成垂直狀。當海鳥在不知不覺中移動到牠的頭部時,牠就一甩尾,一張嘴,再往上一衝把海鳥吞下肚去俗稱丁香魚的「灰海荷」,是沿、近海中上層洄游性的魚類,具有群游性,以浮游生物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物,是白沙北部海域的特產。丁香魚干味道鮮美,價格不低;但是購買時最好先試吃,如果魚干太過堅硬,就可能是廉價的進口貨。
 4. 白魚、紅魽

中文名:白帶魚俗名:白魚學名:Trichiurus lepturus

白魚和紅魽也是從9月起開始盛產,俗稱白魚的「白帶魚」,多棲息在熱帶到溫帶沿岸,水比較深的泥底海域,屬全年性拖網漁獲。但是平常因為體型小、容易破損,價格低,都只做養殖漁業的餌料。只有入冬到初春釣獲的,才因為體型肥碩,價格較高,而多供食用。

俗稱紅魽或竹午的「紅魽」,最大可以長到1.5公尺,盛產期在9月到翌年2月,屬於高級食用魚。目前已可以用箱網養殖,但是常有魚虱寄生,業者必須經常用淡水幫牠洗澡,相當辛苦。
 5. 白鱙仔、雞仔魚、象魚、花枝

中文名:棘銀帶鰶俗名:白鱙仔學名:Encrasicholina punctifer

農曆10月到翌年春天的漁獲包括白鱙仔、雞仔魚、象魚和花枝等。俗稱的白鱙仔的「棘銀帶」,是大洋性表層洄游魚種,常群游在近海到離岸數百浬處,有時也會進入水質清澈的大型內灣或潟湖區。以過濾浮游生物維生,盛產期在10月到翌年的1月。

俗稱雞仔魚的「三線雞魚」,是一支釣的主要漁獲,喜歡群棲在沿岸礁區海域,因此常常被大量捕獲。三線雞魚從幼魚到成魚,體色和斑紋都有 顯著的變化,幾乎讓人難以確認是同一種魚。

俗稱為象耳、臭肚、楊喂仔或盧喂仔的「臭都魚」,在熱帶地區常棲息於地形平坦的淺水或珊瑚礁區,喜歡成群活動,以海藻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物。俗話說:「楊喂仔排無名,刺到叫阿娘」,雖然排在有毒魚種的前三名之外,但是刺到時還是會讓人疼痛難當的。「虎斑烏賊」又稱花枝或烏賊,是製作花枝丸的主要原料;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物。到入冬以後產量逐漸增加,漁民釣獲時,多先養在箱網中待價而沽。有時候在網具中會出現花枝生育下一代的葡萄狀白色卵鞘,有保育觀念的漁民就會設法讓卵鞘孵出小花枝來。
 6. 苦鱙仔、青衫(青衣)

中文名:印度銀帶鰶俗名:苦鱙、白骨鱙學名:Stolephorus indicus

農曆2月到4月的主要魚種有苦鱙仔和青衫。俗稱苦鱙仔的「印度銀帶鰶」,是近、沿海的表層魚種;具有群游性,以濾食浮游生物維生。一般都以生鮮販售,只有產量多時才會煮熟曬乾再出售。

『藍點鸚哥魚』俗稱為青衫(衣)或紅衫(衣),因為雄魚花紋呈藍色,雌魚呈紫紅色,其實是同一種魚。藍點鸚哥魚在珊瑚礁或岩陰睡覺的時候,會在體外覆蓋一層有粘性的薄膜,以防止被捕食。
 7.煙仔魚、扁學、燕仔魟

中文名:巴鰹俗名:煙仔、花煙學名:Euthynnus affinis

農曆4月到8月的主要魚種有煙仔魚、扁學和燕仔魟。俗稱煙仔魚或花煙的「巴鰹」,是表層洄游性的魚類,常成群游動。鰓絲相當濃密,必須藉由快速游動,來促進水中溶氧在魚體中的交換,才不至於缺氧;一經釣獲離開水面,掙扎幾秒後就會斷氣。

俗稱扁學的「扁鶴鱵」,喜歡在表水層活動,當有船舶接近時,會以跳躍滑翔的方式迅速逃開。以6月到8月為盛產期,由於價格低,常被自助餐業者全部收購,因此市面上很少有販售。

俗稱燕仔或燕仔魟的「雪花鴨嘴燕魟」,屬於底棲性魚類,有特殊的牙板,以螺貝類為主食。牙板磨損脫落後,會有新的牙板遞補上來;主要分佈在印度洋到西太平洋水域,以7月至9月為盛產期。
 8. 刺規、軟絲仔

中文名:六斑刺河魨俗名:刺規、氣瓜仔、氣球魚學名:Diodon holocanthus

此外,石滬中常見的還有刺規和軟絲仔兩種全年性的漁獲。俗稱刺規的「六斑刺河魨」分佈在溫、熱帶海域,體表有尖硬的刺,牙齒成鳥嘴狀,是無毒的淺海底棲性魚類。遇到敵害威脅時,因為身體圓滾,無法迅速遁逃,就利用胃下方的膨脹囊,來腫大腹部,使體軀呈球狀,身上的硬刺也隨之豎起,好讓敵害知難而退。以甲殼類及海膽為食物,堅硬的喙齒常會折損釣具,令海釣者十分頭痛。

俗稱軟射仔的『萊氏擬烏賊』,屬於鎖管類,有透抽和軟絲仔兩種,和春、秋兩個漁期。外型與花枝相似,但是體內的蛸具,膠質、透明柔軟和花枝的鈣質、白色堅硬有明顯的不同。近年來海底棲地被中國大陸的滾輪式拖網破壞殆盡,軟絲仔無處產卵,多將卵產在海洋垃圾如廢輪胎、網具上,而隨海流飄動磨擦壞死。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於是利用銀合歡製作成聚引礁體,固定在海底,來讓牠們產卵繁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