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2014.04.18 世界石滬及建造條件 ( 楊孟錕 1099416056 )

世界石滬的歷史有七百多年,但是全球各地遺留下來的石滬已寥寥可數,主要分布在日本的琉球群島、菲律賓、玻里尼西亞群島及澎湖群島。澎湖的石滬是早期居民以玄武岩及珊瑚礁石所建造的捕魚陷阱,漲潮時魚群隨著潮水游到石滬內覓食,退潮時海水由石縫排出,魚群則被石塊擋住,身陷石滬的滬房裡,滬主便可於巡滬時以網具輕易捕捉。
池西石滬
  
石滬的建照四條件
澎湖的第一口石滬建於何時因年代久遠已不可考,但最早有關石滬的記載出現在1696(清康熙35),如此算來,澎湖的石滬從盛而衰至少經歷了312(截至2008)。石滬的建造需要四項主要條件:
1. 漲退潮的潮差要夠大;
2. 要能取得建造石滬所需的石材;
3. 風浪要強大;
4. 礁棚面積要廣大。
澎湖擁有天然的石材,即玄武岩及珊瑚礁石,居民用它們堆疊形成石滬;澎湖群島四周海岸的潮差平均達二到三公尺以上;冬季將近半年的時間風強浪大;而且珊瑚礁淺坪區域相當廣闊,所以在地理上擁有最好的條件與資源,相當適合發展石滬漁業。澎湖縣經統計共有589口石滬,其中以白沙鄉吉貝村數量居冠,有103口之多。吉貝嶼位於澎湖本島北,珊瑚礁棚廣大,海洋資源豐富,因此當地石滬漁業非常發達,目前103口石滬中,完整的尚有45口,許多已傾圯的石滬正陸續地被修復。
奎壁山石滬
分工合作建石滬
建造與修復石滬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及人力,需要整個漁村的勞動人口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從建造、所有權的取得、維護、漁獲分配、管理與石滬祭拜等等都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規則,在石滬漁業的鼎盛時期,石滬對整個漁村的捕撈結構、勞動人口分配、生產力的提升、漁業資源的再分配,以至於漁村的經濟與人文生活等都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內垵石滬
  
自然人為破壞
然而隨著環境變遷與漁撈技術進步,漁船捕撈漸漸取代傳統的自然漁法,過漁使沿海漁業資源枯竭,石滬漁業已大不如前。早期石滬股份所代表的穩定生活、社會地位甚至男子娶妻的說帖,都隨之消逝。由於石滬漁獲不再是漁村的主要經濟來源,當石滬遭受自然或人為破壞時,滬主不再加以修復,所以只剩下少數完整的石滬。
2005澎湖石滬文化祭
為了能夠繼續保存完整的石滬及其文化,澎湖產官學界在2005年結合推廣”2005澎湖石滬文化祭”,希望能發揚澎湖特有的海洋文化並促進當地生態旅遊,讓更多人能更了解澎湖石滬的文化及特色,繼續將先民的智慧發揚光大。


律賓Zayas博士讚澎湖石滬為國際文化資產以文找文
  〈中央社記者許耀彬澎湖縣十七日電〉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陳阿賓今天下午表示,近日接獲菲律賓籍教授Cynthia Neri Zayas 博士來函讚譽澎湖石滬數量、造型與功能完整性等,都具有國際文化資產的價值。她將在本月撰文在國際期刊專題報導,希望透過學術交流能增加澎湖在國際間知名度。


  菲律賓籍人類文化學教授Cynthia Neri Zayas博士,刻正從事傳統漁撈─石滬文化產業作專案學術研究,希望從漁民記憶中就漁法、社會學的觀點與生態技術層面建置太平洋海域石滬傳統漁撈文化資產,並在去〈九十五〉年十一月遠來澎湖考察,並透過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協助實地踏勘與提供相關資料。
  澎管處長陳阿賓說,Zayas博士專長為人類文化學,目前正在日本大學共同利用機關法人人間文化機構所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RESEARCHCENTER FOR JAPANESE STUDIES〉進行專案研究。並從事九州,沖繩、澎湖群島、菲律賓及印尼諸群島傳統漁撈石滬的研究。
  陳阿賓指出,Zayas博士回日本後特別寄送七本日本石滬文獻史料供澎管處作為推動石滬生態體驗活動的參考,並應允在本月份在國際期刊專題報導澎湖觀光資源與石滬資訊,期望透過學術交流能增加澎湖在國際間的知名度。
  陳阿賓轉述表示,同時在函中讚譽指出,Zayas博士認為澎湖的先民擁有高度的智慧,能善用潮間帶地形就地取材,設置漁撈陷阱,尤其石滬造型優美,是彌足珍貴的文化資產。澎湖應該有計畫的維護,並輔導漁民轉型發展休閒漁業活動,亦可以透過國際學術研討會推向國際舞台,讓石滬傳統漁撈文化產業發揮永續功能。
  陳阿賓也說,Zayas博士在信中表示,太平洋海域北起日本九州,南下沖繩、澎湖群島、菲律賓及印尼諸群島沿線都有石滬的捕魚設施。日本有「石滬是後花園的廚房」雅譽、菲律賓的石滬則較具休閒性,而澎湖石滬數量多、造型美且多樣與完整,例如七美「雙心石滬」,已成為澎湖七美的意象與愛情的圖騰象徵,值得向國際推廣;另從人類學觀點來看,因屬於家族性產業,具有凝聚力和促進社會的安定力量,是一項極其珍貴的文化資產。
  陳阿賓表示,透過Zayas博士將澎湖觀光資源與石滬資訊透過學術交流,再一次將澎湖行銷國際。澎管處已透過澎湖觀光產業聯盟積極整合,期望澎湖的傳統漁撈石滬文化產業,經產、官、學各界合作,積極落實生態資源整合與維護,並積極彙整石滬資料,評估推動國際研討會可行性,結合石滬生態體驗活動,豐富澎湖觀光旅遊的內涵。
石滬文化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